第一部整理研究100年汉语新词新语的大型工具书《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即将付梓面世,这特别令人兴奋,值得庆贺。主编宋子然教授嘱咐我写篇序言,这对我的确是个严峻的考验。虽然我写过一些现代汉语词汇学论文,给研究生讲过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课,但对新词新语我却还没有下大功夫认真研究过,因此在撰写这部大书的序言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捉襟见肘之处、力不从心之感。可是我对新词新语毕竟是很有兴趣、长期关注的,有关资料仅在手头的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8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王均熙、董福光、钟嘉陵1987《现代汉语新词词典》(济南:齐鲁书社),李行健、曹聪孙、云景魁(主编)1989《新词新语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王均熙1993《汉语新词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2003《新华新词语词典》,于根元(主编)1992《1991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于根元(主编)1993《1992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刘一玲(主编)1994《1993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刘一玲(主编)1996《1994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周荐(主编)1997《“文化大革命”词语辞典》(韩国大邱:中文出版社),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编辑委员会2001《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2009、 2011《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更有许多种词汇学、辞书学专著以及周建民、熊一民2008《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许多种外来词词典、字母词词典和缩略语词典等等;讲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课时也有些想法和心得,涉及词缀、准词缀、缩略语、数字式简称、学科专业名称等问题的多篇拙文里也用了新词新语语料。我确实觉得编写和出版这部辞典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它能告诉人们每个新词新语的产生时间、历史背景等知识,对于了解和研究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词汇发展史意义重大,因此我愿意勉为其难,应对挑战。

除了基本词汇、根词,词汇无疑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活跃的、最容易变化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共和。1912年以来的100年间,中华民族历尽艰难曲折,逐步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这一个世纪,中国社会剧烈变化,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发展中新事物层出不穷,东西方政治文化等各种思潮在中华大地激烈碰撞,词汇上的反映便是大量新词新语的产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大规模地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国门开放、思想活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一批批新词新语陆续涌现出来。这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不仅折射出人们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侧面。尤其在网络、虚拟空间信息传播异常迅速,范围无限,新词新语和新义项、新字形大量出现,非常深刻地影响了语言和文本的面貌。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包括该年度的171条新词语),更提高了整个社会对新词新语的关注度。近年来,新词新语的使用频率越发提高,学术界和网络上的讨论也更加热烈,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正在迅速走向世界,将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汉语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的第二语言,将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将作为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之一,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汉语的魅力不仅表现在极其富于音乐性的语音面貌、简明而富于理据的语法规则上,更表现在丰富的词汇上。汉语词汇构成规则与语法规则趋同,复合词是合成词的主体,固有成分是主要的新词新语的构成材料,某些实词素虚化为词缀或准词缀,而且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这给汉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汉语对各方面需求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无限广大的空间。

王力先生研究汉语史,包括1912年以来汉语词汇的演变史在内的汉语词汇史,这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刁晏斌教授研究现代汉语史,包括现代汉语词汇史,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汉语词汇史。既往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仅就个人接触到的词汇现象进行研究,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相信将来基于这部大辞典乃至于未来的《汉语语源大辞典》,拥有翔实语料的词汇史研究必将产生一个大的飞跃。

新词新语的研究受到持续关注,是词汇研究一个很热的热点。这方面的成果集中表现在词典中,也有不少专著,这篇序里挂一漏万地列举出来的只是全部实际成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已经不算少了。除了上文已经列出的,我手头还有郭伏良2001《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陈光磊(主编)2008《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文全2011《当代汉语词汇衍生变异研究》(成都:巴蜀书社)等。专题性著作涉及造词法、新词新义、缩略语、外来词(含字母词)、术语(含军语)等方面,如王吉辉2001《现代汉语缩略词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万红2007《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外来词进入汉语的第三次高潮和港台词语的北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龚益2009《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商务印书馆)、李苏鸣2010《军语导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新词新语研究成果散见于许多词汇学专著和论文中,如史有为1991《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葛本仪(主编)1997《汉语词汇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葛本仪2001《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张志毅和张庆云2001《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王吉辉2001《词汇学丛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苏新春等2001《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符淮青2004《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周荐(编)2004《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著指要》(商务印书馆)、刘叔新2005《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等等。

新词新语年年出现,整理和登录时应该注明新词新语出现的时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就已经开始组织力量逐年收集整理汉语新词新语。宋子然教授主编的《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5—1996)卷,恰好与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1991—1994《汉语新词语》相衔接。此后《年编》每两年出版一册,在到2011年为止的16年中,一共出版了6卷《年编》,这是国内起步较早、持续时间最久、收词最具系统性的品牌读物。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0年在其“新词语词库”中列举了《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5—1996)》、《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7—2000)》、《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1—2002)》、《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等五种。2010年宋子然领衔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被批准立项,这是我国新词新语辞典编纂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项目。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收1912年—2011年,即辛亥革命后至今100年的新词新语。全书篇幅达500余万字,分为三卷:上卷(1912年—1949年)、中卷(1949年—1978年)、下卷(1978年—2011年)。编写体例依照《年编》,词目下列注音、释义、例证、按语。按语分析比较该词语的由来与构成,着重介绍产生该词语的社会历史背景,介绍该词语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为后世读者阅读提供帮助,这是该书的创新特色。这一特色,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春秋》左传、《诗经》毛传与郑笺,已开其先河。可以说该辞典的按语,是在继承中的创新,在创新中的继承。另外,该辞典在正文的后面列出了引用文献及其面世时间,旨在提供选词依据和研究资料。不同于传统辞书之处,除了上述编年体制、按语设置、所列文献,在内容上该辞典还有以下特色和价值:

一、 见于上卷的民国词语和见于中卷的“文化大革命”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难得的资料。特别是发掘出的民国词语,大大有助于相对薄弱的近、现代之间的汉语词汇研究。

二、 民国词语书证材料数以千计,多涉及作家作品的问世时间,这无疑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详细的编年资料。

三、 为该辞典选入词语提供了较早的书证材料。

四、 可以为现行的字典词典的部分条目补充例证及其最早出现时间。

该书雄厚的编纂力量保证了该书较高的编纂质量。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这部大型工具书的主编宋子然教授是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新词新语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在《中国语文》、《中华医史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台湾国语日报》等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50余篇;语言学方面出版有《中国古书校读法》、《训诂学》、《训诂理论与应用》、《古汉语词义丛考》、《〈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合著,副主编)、《汉语新词新语年编》(多卷本,6册)、《名著精华的现代应用》(系列,副主编)等16部专著。宋子然教授主编的《汉语新词新语年编》被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校列为教学必读参考书。陶炼《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陶炼《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续》(《辞书研究》2007年第3期)等专文评论了这部《年编》。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陶炼等2008《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苏向红《试论修辞方法对当代汉语新造词语的作用》(《修辞学习》2007年第5期)和刘娅莉《十年来流行的汉语新词新语》(《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也引用了《年编》并加以评论。香港教育学院中文首席讲师潘铭燊说:“《汉语新词新语年编》是内地新词新语词典中特别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年编基本上可以揭示新词新语出现的时间,可以为新词新语的整理工作指出一个方向。”(《新世纪语文教师如何利用工具书更新知识》)宋子然教授因上述成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四川省人民政府2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学方面他有《四川水库移民史》、《三峡大移民》、《四川水库移民与四川方言演变研究》、《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情况调查研究》、《三峡外迁移民生活情况调查报告》、《三峡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社会融合与稳定研究》等6部专著。新词新语的产生既然是语言现象,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自然应该从社会学视角来观察,宋子然教授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在语言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这使得他特别适合担任这部书的主编。

常务副主编杨小平教授是四川大学项楚先生培养的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申博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带头人,是教育部项目“1912—1949汉语新词新语研究”、四川省哲社项目“敦煌文献词语考察”和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的主持人。

上卷主编雷汉卿教授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导,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副主编杨华讲师和四川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朱力讲师都在西华师范大学执教并从事科研工作。

中卷主编郑剑平教授是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副主编郝志伦教授和曾小鹏博士、讲师都在西南科技大学执教并从事科研工作。

下卷主编杨文全教授是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南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四川省社科重点项目。副主编四川大学在读博士李韵讲师在四川大学执教并从事科研工作,四川大学博士彭晓副教授在成都大学执教并从事科研工作。

《大辞典》编纂力量雄厚,甚为可观,总共组织了8所高校的约30位教授、博士、硕士以及116名资料人员,共襄盛举,他们多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经过多年合作,这项浩大工程终于得以完成。

放眼世界,我国的词汇研究还存在有待填补的空白。汉语这种发达的语言应该有自己的词源辞典,法国就有多种法语词源词典,我见到过(1) O.Bloch et von Wartburg《法语词源词典》 (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32; 3e éd., 1960.) (2) A.Dauzat《法语词源词典》(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Paris: Larousse 1938, 6e éd., 1954.);我手头有(3)《拉鲁斯法语袖珍词典》(Dictionnaire de poche de langue française)中Albert Dauzat, Jean Dubois和Henri Mitterand编写的《词源与历史新词典》(Nouveau 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et historique. Paris: Librairie Larousse 1971)。这些词源词典一清二楚地给出了每个词初次出现在哪一年,出现在哪篇文章或哪本书里,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的发展。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汉语词源词典,我们也应该编出汉语的词源与历史词典。这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利用现代化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研究,首先编出系列断代辞典:《殷商辞典》(公元前1600—前1046)、《西周辞典》(公元前1046—前771)、《春秋辞典》(公元前770—前476)、《战国辞典》(公元前476—前221)、《秦代辞典》(公元前221—前206)、《西汉辞典》(公元前206—公元25)、《东汉辞典》(25—220)、《三国辞典》(220—280)、《晋代辞典》(265—420)、《南朝辞典》(420—589)、《北朝辞典》(386—581)、《隋代辞典》(581—618)、《唐代辞典》(618—907)、《五代辞典》(907—960)、《北宋辞典》(960—1127)、《南宋辞典》(1127—1279)、《元代辞典》(1271—1368)、《明代辞典》(1368—1644)、《清代辞典》(1644—1911)。甚至一个较长的朝代可以编几部辞典,例如《唐代辞典》可以分为3卷:唐前期卷(618—741)、唐中期卷(742—820)、唐后期卷(821—907);或者分为4卷:初唐卷(618—704)、盛唐卷(705—770)、中唐卷(771—835)、晚唐卷(836—907)。

编好断代辞典是编好汉语词源与历史辞典的基础工作,更是修订《汉语大词典》的基础工作,当然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工作。《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作为一项世纪工程,便是这项大工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系列辞典每一卷的编写提供了范例和宝贵的经验,我们期待系列辞典的问世并祝贺该系列辞典的良好开端——《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的出版!

马庆株

2012-06-24于南开大学龙兴小区优乐斋